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后308时代挑拨情绪举动皆失败 公民团体警告重演513自食其果



5月13日
下午 2点04分

may 13 generic may13 riot racial race communal 190507配合今天是1969年513种族暴乱事件的41周年纪念,我国102个公 民社会团体和政党联署发表513献词,冀望举国人民让513成为一个珍惜和平、理性和自由的日子。

他们表 示,531种族暴动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不幸的章节,尤其是政治纷争晋入了暴力,让国人失去了生命财产。

尝试重演513将自食其果

他们指出,后308时代,各类企 图挑起种族和宗教紧张情绪以及证明其独裁主义的复现,如2009年8月的牛头示威和2010年1月的亵渎宗教场所事件,已遭到我国来自不同种族和宗教、不 同社会文化背景、珍惜和平、理性和自由的大马人的坚决谴责。

“任何要尝试重演513事件——不论是要压迫民众或 夺权,很可能遭政治毁灭而自食其果。”

“一个完全无法容忍政治暴力和政治胁迫的大马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已逐渐 萌芽。我们追求和平与和谐,但不是恐惧,通过对话和协商开启相互尊重和开放。”

“政见上的演说自由和集会自由应 当获得表扬,但任何人要利用513周年制造政治暴力和灌输恐惧的行为是可耻的,也应被人民唾弃。此外,任何涉及动用官方基金和资源的513周年纪念活动, 一定要在内容和对象上更具包容。”

以下为公民团体的513献 词:


让513成为珍惜和平、理性和自由的日子

41年前的今天,这个国家经历了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作为公民社会的一员,呼吁人民让513成为一个珍惜和平、理性和自 由的日子。

我们认为:

1. 531种族暴动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不幸的章节,尤其是政治纷争晋入了暴力,让我们失去了生命财产。我们对无辜性命的丧失寄予祈念和关怀,也对幸存者寄予慰 问。

2. 非常庆幸,大马已成为谴责政治暴力的国度。后308时代,各类企图挑起种族和宗教紧张情绪以及证明其独裁主义的复现,如2009年8月的牛头示威和 2010年1月的亵渎宗教场所事件,已遭到我国来自不同种族和宗教、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珍惜和平、理性和自由的大马人的坚决谴责。

3. 任何要尝试重演513事件——不论是要压迫民众或夺权,很可能遭政治毁灭而自食其果。前利比亚总统查尔斯泰勒、前智利皮诺切独裁政权和前南斯拉夫战犯等大 规模侵犯人权的审讯案,应对任何图谋政治暴力者敲响警钟。一个完全无法容忍政治暴力和政治胁迫的大马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已逐渐萌芽。我们追求和平与和 谐,但不是恐惧,通过对话和协商开启相互尊重和开放。

4. 政见上的演说自由和集会自由应当获得表扬,但任何人要利用513周年制造政治暴力和灌输恐惧的行为是可耻的,也应被人民唾弃。此外,任何涉及动用官方基金 和资源的513周年纪念活动,一定要在内容和对象上更具包容。

联署的公民团体:

1. Aliran Kesedaran Negara (Aliran)
2. All Women’s Action Society Malaysia (AWAM)
3. Amnesty International Malaysia (AIM)
4. Annexe Gallery
5. Bahagian Belia, Gabungan Persatuan-persatuan Bekas Penuntut Sekolah China W.P. & Selangor
6. Borneo Research Institute Sarawak (BRIMAS)
7. Centre for Independent Journalism (CIJ)
8. Centre for Orang Asli Concerns (COAC)
9. Centre for Policy Initiatives (CPI)
10. Centre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DAR)
11. Child Development Initiative
12. Civil Rights Committee, Kuala Lumpur and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CRC-KLSCAH)
13. Council of Churches of Malaysia Youth (CCM Youth)
14. Editorial board of Horizon e-journal
15.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onsumer, Malaysia
16. Educational, Welfare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Malaysia
17. Federation of Indi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18. Friends in Conversation (FIC)
19. Friends of Kota Damansara
20. Frinjan Collective
21. Gabungan Pertubuhan-pertubuhan Masyarakat India Selangor
22. Group of Concerned Citizens
23. Indian Malaysian Active Generation (IMAGE)
24.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Living (IDEAL)
25. Institut Kajian Dasar (IKD)
26. Islamic Renaissance Front (IRF)
27. Jaringan Orang Asal SeMalaysia (JOAS)
28. Jaringan Rakyat Tertindas (JERIT)
29. Johor Tamizhar Sangam
30. Klang Consumer Association
31. Kuala Lumpur And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KLSCAH-YS)
32. Kuala Lumpur Hindu Youth Organisation (KLHYO)
33. Kuala Lumpur Indian Entrepreneurs and Professionals
34. 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LLG)
35. Majlis Kelab Bell Belia Tamil Malaysia
36. Malaysia Hindu Dharma Mamandram
37. Malaysia Indian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Society
38. Malaysia Lekshmi Pooja Meditation Society
39. Malaysia Tamil Artiste Association
40. Malaysia Tamil Neri Kalagam
41. Malaysia Thanavasiya Association
42. Malaysia Youth and Students Democratic Movement (DEMA)
43. Malaysian Archagar Sangam
44. Malaysian Associated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45. 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y Graduates
46. Malaysian Ceylon Saivites Association
47. Malaysian Dravidian Association
48. Malaysian Hindu Youth Council
49. Malaysian Indian Business Association
50. Malaysian Indian Development & Unity Association
51. Malaysian Indi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52. Malaysian Indian Entrepreneurs and Professionals
53. Malaysian Indi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54. Malaysian Indian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55. Malaysian Tamil Forum
56. Melaka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57. Negeri Sembilan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58. New Era College Alumni Association
59. New Era College Student Progressive Front
60. New Era College Media Studies Society
61. New Era College Student Union
62. New Millennium Indian Busines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63. Penang Du Zhong Education Society
64. Penang Indian Entrepreneurs and Professionals
65. Penggerak Belia Zon23 MPSJ
66. People’s Parliament
67. Persahabatan Semparuthi
68. Persatuan Alumni PBTUSM Selangor & KL
69. Persatuan Aruloli Mandram, Malaysia
70. Pertubuhan Jamaah Islah Malaysia (JIM)
71. Persatuan Kebajikan Dan Sosial Kamakshi Wilayah Utara
72. Persatuan Kebajikan MGR
73. Persatuan Kebajikan Namakkal Malaysia
74. Persatuan Kesedaran Komuniti Selangor (EMPOWER)
75. Persatuan Masyarakat Selangor & Wilayah Persekutuan (PERMAS)
76. Persatuan Meditasi Malaysia (Dhyana Ashram)
77. Persatuan Penduduk Taman Muhibbah
78. Persatuan Pergabung Tamil Malaysia
79. Persatuan Seni Rumah Air Panas KL (RAP)
80. Persatuan Silambam Malaysia
81. Pertubuhan Kesedaran Hare Krishna Klang
82. Pusat Komunikasi (KOMAS)
83. Research for Social Advancement (REFSA)
84. Saiva Siddhanta Mandram Malaysia
85. Sarawak Central Region Friendship Association
86. Sarawak Dayak Iban Association (SADIA)
87. Sarawak Native Land Rights Owners (TAHABAS)
88. Sarawakians Access (SACCESS)
89. Saya Anak Bangsa Malaysia (SABM)
90. Selangor Indian Entrepreneurs and Professionals
91. Straten Malaysia
92. Suara Rakyat Malaysia (Suaram)
93. Sundararaja Perumal Devasthanam Klang
94. Tamilar Sangam, Teluk Intan
95. The Micah Mandate (TMM)
96. Thiruvalluvar Nanneri Mayam Cameron Highlands
97. Thiruvarul Thavaneri Mandram Malaysia
98. Women’s Aid Organisation (WAO)
99. World Tamil Federation – Malaysian Chapter
100. Writer Alliance for Media Independence (WAMI)
101. Yayasan Penyelidikan dan Pembangunan Pendidikan Tamil Malaysia (Tamil Foundation)

联署的政党:

1. Parti Keadilan Rakyat (PKR)

513事件阴影渐散不再受落 目击者皆不齿政客旧事重提

513事件41周年专题(一)

今日是1969年5月13日种族暴动事件的41周年,虽然依有政治人物旧事重提以捞取政治资本或恐吓选民,但是这场惊 心触目的冲突事件在经过岁月洗礼后,阴影已逐渐远离,一般基层人民不担心暴动会重演,更大力反对政客不断揭旧疮疤,玩弄此事。

《当今大马》在513事件41周年来临之际,特地走访了当初事件爆发的吉隆坡市中心,访问当地居民与公众,包括当年曾参与或目睹惨剧的人 士。结果发现他们不仅对这个一度被视为极为敏感的课题畅所欲言,愿意公开谈论,更对政治人物继续消费这事件的做法感到不齿。

种族关系改善反对党也结盟

NONE位于吉隆坡黄金地带的甘榜巴鲁,是马来人在巴生 谷最早的聚集地之一,也是513事件爆发的起点之一。

一名在甘榜巴鲁土生土长,目前在甘榜巴鲁回教堂对面经营咖 啡店的巫裔店主,在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就一口咬定悲剧不会再发生。

这名健谈却不愿让姓名曝光的受访者自称 曾参与其中,当时他只有18岁,声称本身不仅出席马来人集会,还“手握巴冷刀”,不过却不曾攻击任何人。

他在谈 论513事件时有如述说小说般,口沫横飞毫无顾忌。

NONE现年59岁的他斩钉截铁表示,种族冲突不会在 马来西亚重演,因为社会已经历重大变化,目前的种族关系更为融洽。

“(不同种族的)反对党也可以组成联盟,种族 关系已经更为密切。”

他举例说,就连回教党精神领袖聂阿兹作为回教的代表性人物,都愿意接受华人政党,并“坐下 来和华人一起吃饭”。

他认为此举对我国的种族关系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年轻人缺乏民族与爱国情操

may 13 riots 041004 police riot squads 2因此,他认为政治人物不应旧事重提来博取政治本钱,因为当今社会已不再吃这一套。

“他们不应该这么做,因为此事已不重要。对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来说,我们人在现场,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缺乏爱国 情操和民族主义,只是希望有机会念书与工作,追求物质享受。”

“当初我的父母亲都是民族主义者,他们较少思考, 都是根据心里感受来行事。”

网上资讯协助人民辨别是非

may 13 riots 041004 burnt chinese shoplots他补充说,年轻人没有亲身经历,因此对513事件并没有特别感觉,对他们来说此事就如“葡萄牙占领马 六甲”一样,只是一项史实。

这名店主的孩子在英国念书,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时事。他表示,年轻人的教育程度 高,会阅读与自行上网搜寻资讯,能够辨别是非。

对于政治人物,尤其是巫统领袖不断重提旧事,他表示,“我想 513事件无法再渗透(人民的思维)”。

“而且当初的受害者都是无辜的,我们当时看了也感到同情。”

巫裔老翁主张忘却与原谅

NONE另一名66岁,同样是在甘榜巴鲁土生土长的巫裔 老翁,则主张应该忘记与原谅此事,不再提起,只保留为一宗历史事件。

这名老翁曾是甘榜巴鲁其中一个支部的创办人 兼主席,虽然他愿意分享经验,不过却拒绝透露姓名,理由是“会遭内安法令扣留”,可见对于一些人士来说,513事件依然存有一定的敏感。

他曾在513当天参与雪州大臣官邸前的马来人集会,并目睹集会者以巴冷刀杀害一辆四轮驱动车内的4名印裔乘客。他声称, 当时该辆插着人民党“牛头旗”的汽车经过官邸时,发出挑衅言论结果招致杀身之祸。

仍担心受害者后代会报复


老翁表示,马来人不再怀有仇恨之心,因为他们相信逝世者都 是上苍的旨意,不过他本身在外行走时依然会保持谨慎,担心当年的受害者后代报复。

“担心他们会报复,怎么知道可 能当年受害的华人家庭的孩子,问起他们的父母亲在哪里,并被告知是遭马来人杀害时,他们会采取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小心。”

无须懂太多以能重新开始


NONE虽然心有余悸,但是他相信种族冲突不会重演,因为目前种族间的关系已改善,他本身就拥有华裔养子。

他不曾向本身的后代详述此事,也主张年轻一代无须懂得太多,让他们拥有新的开始,不再背负历史包袱。

因此,他不认同政治人物以513事件来捞取政治利益和博宣传。

“他们只是要鼓 动马来人的情绪,只有愚蠢的人才会相信他们的话。”

他认为,现代人已不再受513事件所影响,“他们要的是国泰 民安,可以寻找生计,心里不再需要担心害怕”。

有趣的是,他指513事件也有其好处,就是当时分裂为不同帮派且 互相攻击的马来私会党,在冲突事件爆发后就连成一线,让马来人团结起来。

当年各族收入经济鸿沟大

NONE此外,在端姑阿都拉曼路一带经营生意的受访 者,也都认为513暴动不会重演。

67岁的张先生是一家汽车零件的伙计,他只依稀记得当时在路上来往的车辆,这 条公路已由政府所控制。

他认为现时的环境已改变,种族冲突事件不可能再发生。

49岁的鞋店职员张女士则指出,当时各族之间出现经济鸿沟,收入差距太远,与目前的情况有别。

种族仍分歧问题不严重

《当今大马》也针对513事件进行街 访。现年17岁的哈菲金(Mohd Hafizin)虽然只知道513事件涉及种族间的误会。不过他认为,虽然目前种族之间依旧存有分歧,不过并不严重。

他补充,当时国民团结仍处于初步阶段,但是现在已更为成熟。

至于513事件 所带来的教训,哈菲金认为不应过于注重种族问题,因为这项问题在现代社会已不再重要。

NONE另一名69岁的印裔商人彼得(Peter Kana,右图)也认为今非昔比,以前的政治较倾向于管制人民,但现在则注重人民的权益。

不过,事发时他人在巴 生,感觉不到事件的严重,只是通过当警察的邻居了解此事。

敬请明日刊出的第二部分专题:重访当年事发地点,聆听目

513事件是推翻东姑政变 学者促政府还原历史真相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4030

513事件是推翻东姑政变
学者促政府还原历史真相

作者/本刊陈慧思 May 13, 2007 03:28:24 pm



【本刊陈慧思撰述】在“513事件”遭“神话”了整整38年的今日,学者兼民权工作者柯嘉逊试图还原1969年“513事件”的真相,为这个困扰我国各族人民38年的历史事迹去神话。

发生在1969年5月13日的“513事件”38年来被官方定论为“种族冲突事件”,柯嘉逊(右图)根据史料挑战这项说法。他根据英国解密史料分析出,这宗困扰改变我国政治生态的历史大事件并非一起种族冲突事件,而是一起巫统精英策谋的政变!

鉴于官方说法已经站不住脚,马来西亚人民之声(Suara Rakyat Malaysia,简称“SUARAM”)和柯嘉逊呼吁我国政府成立独立的“还原513事件真相”委员会,展开公开听证会收集目击者的口供和看法,还原这个历史事迹的真相。

柯嘉逊从伦敦西郊克佑区(Kew Gardens)的公共档案馆发掘了一批解密文件;这批解密文件显示,“513事件”并非突发事件,反之是一次有计划的行动,目的是推翻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的政权。

柯嘉逊断然指出:“马来西亚1969年5月13日的种族暴乱,绝非多元族群社会中自发的种族暴乱。有关的撤销保密的文件清楚表明,发动这场种族暴乱是有计划的行动。”

配合“513事件”的周年日,马来西亚人民之声(Suara Malaysia,简称“SUARAM”)今日上午在隆雪中华大会堂,为柯逊博士新着《513 - 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举办推介礼暨举办“回顾513事件:独立后的种族关系与国家团结”讲座会,邀请柯嘉逊、学者兼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赛胡先阿里(Syed Husin Ali)和学者那卡拉贞主讲,吸引约120人与会。

赛胡先阿里符合柯说法

柯嘉逊指出,“513事件”是新兴马来官僚资产阶级推翻马来贵族阶层的政变;依照东姑阿都拉曼的说法,政变的主事人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副首相阿都拉萨(Abdul Razak)和雪兰莪州州务大臣哈伦依特里斯(Harun Idris),其同谋尚包括了在位22年的前首相马哈迪。

马来亚大学前社会学教授的赛胡先(Syed Husin Ali)和甘榜美丹事件研究学者纳嘉拉贞(S. Nagarajan)皆认同,“513事件”乃一起由巫统内部派系斗争所策谋的计划,甚于一起民间种族情绪高涨所引发的暴动。

1969年大选,联盟遭到自独立以来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它还甚至可能失去一些州立法议会的控制权。官方历史把在野党的游行庆祝视为“513事件”的燃火线,可是,柯嘉逊指出,许多观察家认为,在野党喜悦欢腾和大事庆祝,并不可能成为暴徒们行凶的借口。反之,制造暴动的很可能是图谋推翻东姑夺权的巫统领导人。

柯嘉逊引用1977年一名新闻工作者苏吉拉迪夫的话:“‘513事件’并不是自发的。它是经过快速精心设计的。这事件计划者的身份,还无法准确地说出来。不论它如何发生,“513事件”是针对东姑阿都拉曼的一项政变。虽然他继续担任首相兼巫统主席,但是他仅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其实,东姑从此大权旁落。”

柯嘉逊在书中指出,到了1969年,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引起工人和农民以及一部分中产阶级的不满。在求职与受教育,获取奖学金和执照方面,国家所采取的歧视性政策,令他们感到不满。

原本在马来西亚政治前景中占优势的联盟,他们在1969年大选中显得黯然失色。巫统至高无上的权力被认为已受到威胁。这一切等于给官僚资产阶级发出讯号,应以“马来人具主导地位”的名义,进行夺取政权的计划。

柯嘉逊是在其新书《513 - 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左图)中作出上述披露。他在书中把“513事件”喻为“关键性的政治起义”。他指出:“它改变了马来西亚政治史,确保新兴马来资产阶级的崛起,并通过‘新经济政策’,巩固他们的政治势力。”

鉴于“513事件”的官方说法已经为英国解密文件动摇,且在“513事件”发生以来政府从未正式对这段历史展开深入的研究,人民之声执行主任叶瑞生、柯嘉逊和赛胡先皆呼吁政府成立“还原真相委员会”,趁当时的目击者尚健在,就这起冰封的历史展开深入的研究。赛胡先也呼吁政府公开官方文件,助人民辨明真相。

柯嘉逊是人民之声的理事,他曾于1987年“茅草行动” 期间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445天。获释后协助成立人民之声,随后参政并于1990年获选为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柯嘉逊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士,后在同一所大学考获博士学位,他目前是新纪元学院院长。

“513事件”影响深远

官方数据显示,1969年5月13日国内骚乱期间,有196人丧失生命,180人被枪伤,259人被武器所致伤。根据“国家行动理事会”的报告,9,143人被逮捕,其中有5,561人被控上法庭。在暴乱过程中,6千人无家可归,至少有211只车辆被毁坏或损坏,而753所建筑物被大火烧毁或损坏。

柯嘉逊在书中指出,当时国际通讯记者所计算的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上述数据。他也说:“当局刻意把受害者属于哪一种族的事实掩盖起来。但是,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受害人是华人。”

“513事件”长期以来因涉及种族冲突,被编为社会议论的禁忌,我国官方历史书仅简单交待该起事件为“种族冲突事件”,没有多加阐述,以致“513事件”38年来皆作为“种族冲突”的符号存在着。柯嘉逊的新着,进一步验证了民间传送的另一个版本的历史:“513事件”实则是巫统内部斗争所引发的政变。

根据柯嘉逊的观察,种族暴乱发生后,政权更替一事是那么迅速和深入:国家行动理事会开始操作,新兴马来统治阶级权力直线上升,完全控制了整副国家机器,包括警察和武装部队。此外,解密文件也显示,国家在种族暴乱刚发生不久,就紧锣密鼓地策划70年代和80年代具争议性的经济和文化政策,并冠以新“马来议程”的名堂。

政府在“513事件”后制订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1971-1990),其两大目标为重组社会与消除贫穷。新经济政策结束后,国阵政府在1991年6月公布“国家发展政策”(1991-2000),以取代新经济政策,强调经济平衡发展,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虽然新经济政策的20年期限结束了,它仍是一个塑造今日马来西亚的政策,甚至可说是塑造马来西亚人生活、经济、政治的最重要因素。新经济政策向来被视为“土著至上”的经济政策,让马来人土著享有巨大优惠,扶持马来资产阶级。

近年来,土著特权以“土著仍旧落后他族”之名扩大至所有与政府有密切关联的领域,银行业以土著股权为准绳挑选指定律师楼便是一例。此外,自从“513事件”发生后,每当大选来临而我国的政权的现状遭受威胁时(如1990年大选、1999年大选),“513事件”就被亮出,恐吓人民一旦国阵政权或马来人地位被动摇,“513事件”便会重演。

这起骚动,俨然国阵稳住政权的秘密武器。还原“513事件”的真相,有助于破解 “必须维持现状,才能维持国家稳定”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