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

指女性没带头巾活该被强奸? 网民揭聂阿兹短片遭断章取义


李伟伦
2010年9月13日
下午 2点41分
互联网上最近流传回教党精神领袖聂阿兹,指女性暴露就活该被强奸的演讲短片,再度掀起争议。不过,一名网民揭露,聂阿兹当时只是针对女性回教徒而言,但却被该短片断章取义,以用来抹黑聂阿兹、回教党和民联。

这则短片是的标题是“回教党精神领袖说:没包头的女生,就由她被强奸吧!”,是在2010年9月5日被人上载至公共视频网站Youtube上。

暴露让强奸犯有机可乘?

pas muktamar 130610 nik abdul aziz nik mat 1短片显示,聂阿兹(左图)在演讲中表示,报章、电台及电视台不需大肆报道爱滋病及强奸案新闻,因为这是“那些人”自己把不应暴露的身体部位(aurat)打开,才让强奸犯有机可乘。

“既然她打开‘aurat’,就活该被强奸。她廉价出售,廉价出售自己的小腿、脸和大腿,就强奸啦!”

网民讨伐,马华继而开炮

在回教教义中,“aurat”指的是回教徒禁止暴露的身体部位。女性回教徒只允许暴露她的脸部和手掌,而男性回教徒的“aurat”部分,则是膝盖以上至肚脐眼的部位。

不过,该短片却把只规范回教徒的“tutup aurat”诠释为“包头巾”,更在社交网络如面子书和部落格上广泛流传,结果掀起网民的大肆讨伐。

马华领袖如雪州联委会副秘书王钟璇等,已经相继发言抨击聂阿兹是名“老番癫”,竟然口出狂言,发表 “没包头女生,就被强奸吧”的言论,行为令人发指。

演讲短片在2年前已流传

无论如何,一名网民经过细查后,却在面子书上揭露,聂阿兹的演讲片段其实早在2年前就开始流传,但如今出现的版本,却已经过剪接,以断章取义聂阿兹的谈话内容。

这名网民显然是行动党的支持者,他在面子书注册户口“请用行动支持火箭”,并在专页上写道,只要看过了完整的短片后,便能了解聂阿兹演讲的完整脉络,从未曾指没带头巾的女生,就由得她被人强奸。

澄清聂阿兹只针对回教徒

该名网民强调,若看完整的演讲短片,可发现聂阿兹由始至终都没提及华人、印度人或其他种族,因为这名丹州大臣所指的对象是,本来应该“tutup aurat”但却没遵从教规的女性回教徒而已。

据该名网民的说法,聂阿兹当时是针对一名部长,指责吉兰丹州政府推行“Tutup Aurat”活动浪费公帑一事,做出回应和反驳。

“虽然一名部长指责该运动浪费公帑,但聂阿兹却坚持教育回教女性‘tutup aurat’的重要性。”

“在短片中,聂阿兹指:‘如果你不想衣服被弄湿,,那你跳进河里干什么?’他对没遵从教规‘tutup aurat’的女性回教徒所要表达的教义是‘别自作自受’。”

该名网民声称,聂阿兹从未鼓励人犯罪,只是在强调回教徒女性“tutup aurat”的重要性,所谓“没包头巾的女生,就由得她被强奸”的言论,是在断章取义。

指国阵断章取义再有杰作

NONE网民续称,这起抹黑事件是继槟州首长林冠英的“祷文风波”和沙登国会议员张念群(右图右)的 “进入祈祷所事件”之后,国阵的另一项“杰作”,其目的是要继续煽动华巫两族互相仇恨,来打击强调多元种族的民联。

他也指出,随着全国大选跫音已经越来越近,政坛的局势开始紧张,乱象及假象也越来越多,人们不能光只用眼睛去看事情,因为在这个非常时刻,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是事实。

张念群在9月初遭《马来西亚前锋报》指责,在未戴头巾的情况下进入祈祷室,有辱回教。不过,张念群提出道歉,但也解释,在受邀进入祈祷室前,曾获有关当局同意才进入。

短片剪除了聂老交待部分

根据《当今大马》记者观察,2年前的聂阿兹演讲短片有阐明,他当时是在回应某名部长指丹州政府推动“Tutup Aurat”运动浪费公帑的言论;不过,新近出现的短片,则已剪除了这个片段,只把焦点集中于争议性的部分。

他在2年前的短片中也有提及,回教及《可兰经》都有教导教徒应把“aurat”遮蔽,但这片段同样消失在新的演讲短片中。

聂阿兹在演讲中亦解释,丹州政府推动“Tutup Aurat”运动,是因为阿拉曾指性器官与眼部是有联系的,若女性回教徒打开“aurat”,就会让男性的性器官“变活跃”。因此,若“Tutup Aurat”运动成功,将能减少通奸、强奸、爱滋病及性病的社会问题。

“我们推动‘Tutup Aurat’运动,是要跟随宗教(教义)。你不要跟随宗教,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動用1萬5千改善基設‧太子園民眾會堂翻新

動用1萬5千改善基設‧太子園民眾會堂翻新

  • 李映霞(左3)與安邦市議員張群芳(左2)聯同居民了解民眾會堂翻新工作的進展,同時展示記錄當年籌募經費詳情的傳單。左起為林福安、李玄柏、黃仲寧及葉福銅。(圖:星洲日報)

(雪蘭莪‧安邦3日訊)安邦再也市議會重新維修太子園民眾會堂,並翻新早前已損壞的設備。

這項翻新工程共動用1萬5千令吉,當局已把破洞的天花板及墻修補好,並將破裂的百葉窗安裝上新的玻璃,同時接駁好會堂內的電線,安裝全新的電燈與電風扇。

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表示,民眾會堂正式改名為太子園社區會堂,預計下個月就能正式開幕,並交予社區居民,讓他們能有地方舉辦活動。若依照正常程序申請,她也歡迎翁詩傑租用此會堂。

10月2辦中秋晚會

她說,10月2日將在此處舉行一場中秋晚會,歡迎居民踴躍參加,屆時將宣佈把社區會堂交還給居民。

“不過,因經費不足,會堂現時仍有多項工程等待完成,如重新粉刷會堂、為會堂外的聚光燈接駁電線、安裝上水、電表,而水、電表也在申請進程中。”

她透露,翁詩傑在早前使用該會堂充作辦公室,從未繳付任何租金予安邦再也市議會。

賣扇運動不僅沒賺還虧損

另一方面,針對馬華班登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懷疑她在2007年間舉辦的賣扇子運動,只收民眾的錢卻不見建華小一事,李映霞指出,該活動是一項政治募款活動,活動不僅沒賺錢還造成虧損。

她也公開當年募款活動的賬目,并表示活動只賺進4千773令吉50仙,但活動的開銷卻耗費6千173令吉,黨員還需為此貼補共1千399令吉50仙。

樂意向翁詩傑解釋她說,若翁詩傑對賬目感興趣,她也願意邀請對方到她辦公室,親自向他解釋。

此外,她促請翁詩傑在2天內向她公開道歉,否則她將入稟法庭,起訴對方。同時,針對馬華班登區婦女組主席梁小琴對她做出誹謗言論,李映霞也將起訴她。

梁小琴:沒舉報李映霞

梁小琴表示,她沒有到警局和反貪污委員會舉報李映霞,所以她不明白李映霞為何要起訴她。

至於要翁詩傑道歉一事,梁小琴指他目前在國外。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9.03

李映霞‧社會政治教育

李映霞‧社會政治教育

過去很多人對政治課題和政治運作都不太清楚,可是當民聯在一些州屬執政後,大家才開始在上社會政治教育課,從政黨運作到國、州及市議員的角色,甚至中央及州政府的職責都一一被討論。

在我接觸過的人當中,有許多年長者都對政治有一定的認識,他們扮演教育民眾的角色。他們教育群眾關於國、州議員的角色,也不忘提醒民眾不要一點點溝渠或垃圾問題就找議員,應該到市議會或撥電到市議會投訴。議員的角色是做更大的政策決定和討論,以及制定法律。

我也遇過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投訴。數天前有一位中年男士代表一位女士向我投訴,說有一次我到一間嘛嘛餐廳用餐,該女士坐在我隔壁桌,我竟然沒有跟她打招呼,她很失望,因為上屆大選她特地換了選區並投了我一票。聽後我愣了一下,因為真的想不起甚麼時候去過那間餐廳,也不記得誰坐在隔壁桌。過後我反問一句,到底要如何解決?那位中年男士也只是笑笑。

日前發生更離譜的事情。我在巴剎派送月餅,其中一檔沒有執照的小販竟然對一位顧客說,如果我沒有給他月餅,那下一屆大選一定不投我一票。

難道決定要甚麼人當選、甚麼人做政府,竟然就是一個招呼或一個月餅?

現階段全民都在學習和瞭解政治,很多新的政治文化在醞釀著,包括政黨與政府的差別、政黨的財政戶口及政府的財政戶口運作。

有一些非政府組織或稍微有讀過書的人,基於一股熱誠,也對政治有一定的期待,往往把他們認為的標準硬硬套在民聯身上。結果意見不一樣時,民聯就會被定位不夠誠意或不符合標準。

有討論就有進步。我近來也因為過去曾以賣扇子籌款的活動而被馬華某些人說成貪污,不過也好,這給了我一個機會與人民分享:甚麼是政治募款運動,甚麼是為華小籌款運動。相信這些課程是馬華黨員都不曾聽過的。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李映霞‧州議員‧2010.09.03

李映霞:指控不實‧限翁詩傑2天內道歉


李映霞:指控不實‧限翁詩傑2天內道歉

  • 李映霞(左3)與居民林福安、張群芳、李玄柏、黃仲寧及葉福銅巡視修復後的太子園社區會堂後,展示義賣籌款的賬目。(圖:光明日報)
1 of 2
(吉隆坡3日訊)民主行動黨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與馬華班登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的“義賣扇子籌建華小”風波升級,李映霞指責翁詩傑對她作出不實指控,如果翁詩傑2天內不向她道歉,她將帶上法庭解決問題。
李映霞週五向媒體公佈“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運動”獲得的義款與賬目表,並歡迎翁詩傑和選區助理梁小琴與她預約,她樂於在其服務中心與翁詩傑針對有關賬目清楚作出交代。
“ 翁詩傑在部落格發表對我不實指控,我要求翁詩傑在2天內道歉,否則,我將會通過律師起訴他誹謗。”
起訴梁小琴誹謗
李映霞週五聯同安邦再也市議員張群芳、助理李玄柏等人巡視太子園社區會堂後,受詢時這麼指出。
她指出,梁小琴指她印製1萬個4種不同的扇子,共賣了5萬令吉是很嚴重的指控,因此,她也會起訴梁小琴誹謗。
她補充,根據翁詩傑對有關義款的指控,其實這筆款項已在2008年行動黨太子園支部舉行的常年大會上獲得批准與正式通過。
她表示,這項於2007年舉行義賣的總收入為4773令吉50仙,但此項活動的費用則是6173令吉,導致她們不敷1399令吉50仙。
她強調,這些費用還不包括義工懸掛布條、宣傳單、食物飲料及到各早夜市向公眾訴求的活動等。
“我們是向熱心的公眾徵求每個扇子樂捐5令吉,可是有些公眾只捐1令吉,不過,我們還是給他們扇子當作紀念。”
她稱,有些公眾捐出10令吉,卻領取3個扇子分給家庭成員,導致他們義賣扇子“有虧無盈”。
若柏蘭嶺建華小
李映霞允籌50萬
李映霞聲稱,如果翁詩傑可以爭取在班登柏蘭嶺興建華小,她將會為新華小籌募50萬令吉。
“8月31日,雪州行政議員劉天球、縣官員、副市議會主席及我,已前往安邦巡視班登柏蘭嶺的地段。”
她說,他們當時提出兩項解決轉換綠肺保留地為校地的方案,但翁詩傑至今都沒有針對有關轉換校地事宜作出積極的反應。
翁租用服務中心沒繳費
李映霞披露,太子園社區會堂原本是充作翁詩傑的服務中心,在翁詩傑使用為服務中心的時期,翁詩傑未曾繳付一分錢給市議會。
“據瞭解,此服務中心的會所之前租賃給民眾舉辦活動,因此,翁詩傑應解釋有關租金的去向。”
她說, 太子園社區會堂目前已完成維修天花板、電燈、風扇及窗戶修復工作。行動黨將於10月2日在此會堂舉辦中秋晚會,歡迎當地居民踴躍參與。
“任何團體若要借用此會堂,都可以向當局申請,包括翁詩傑也可以提出申請。”
梁小琴:被訴感莫名其妙
翁詩傑的選區助理梁小琴聲稱,她並沒有向警方報案及錄取口供,因此,她對李映霞將起訴她感到莫名其妙。
她週五接受《光明日報》詢問時指出,並勸請李映霞多花點時間為民服務,不要疑神疑鬼,不要興風作浪。《光明日報》多次嘗試聯絡翁詩傑,但其手機無法撥通。據瞭解,翁詩傑目前在國外。
光明日報‧2010.09.03

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露曙光‧雪政府將辦聽證會收民意

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露曙光‧雪政府將辦聽證會收民意

(吉隆坡)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露曙光!雪州政府將在開齋節之後,進行一場聽證會,收取民意,之後交由州城市及鄉區策劃委員會及州行政議會議決,即可把第二中環公路轉入班登柏蘭嶺處的5.3英畝政府保留地中的3英畝轉換為社區華小校地。

巡視保留為綠肺空地

在土地用途成功轉換後,興建華小的責任就會轉移至中央政府,因為教育工作是中央政府及教育部的權限。

民聯雪州行政議員劉天球及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在國慶日巡視有望興建華小的校地時,宣佈這項好消息。安邦再也市議會副主席哈密、縣長再納也出席巡視。

劉天球在會上表示,他代表雪州政府巡視這一段原本保留為綠肺的空地,認同李映霞所提議,把這一段面積達5.3英畝的綠肺空地中的3英畝撥為興建社區華小的觀點。

開齋節後收集居民意見

他表示,一個由房屋、建築物管理和非法木屋事務行政議員依斯甘達主導的聽證會,將會在開齋節之後展開,以收集班登柏蘭嶺居民對興建華小的意見。而他本身也是聽證會成員之一。

他表示,聽證會的成果將會交給城市及鄉區策劃委員會及雪州行政議會尋求通過。

他說,一旦雪州政府通過把這段土地的用途,一半繼續保留為綠肺用途,一半轉換為華小校地,那接下來就是中央政府的工作了。

“班登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應該積極向中央政府申請,以批准華小的興建。”

李映霞:4公里內無華小
居民湧入安邦華小報讀

李映霞表示,她在2007年就經發動興建華小的建議,這是因為班登柏蘭嶺80%居民是華裔,可是最近的一所華小卻在4公里外的安邦華小二校,而且這所華小也面對人滿為患的問題,導致班登柏蘭嶺的華裔子弟求學難。

她表示,雖然在班登柏嶺的一公里的範圍內有4間國小,而且最靠近的一間國小也僅得300名學生,可是華裔家長基於要讓孩子學習母語教育,堅持要把孩子送到華小,所以興建一所華小勢在必行。

她說,這一段5.3英畝的土地在安邦發展大藍圖是劃分為綠肺,但基於它是此區唯一的一段空地,而且也很適宜興建學校,因此建議將它一分為二,一半保留為綠肺,一半用於興建華小。

她表示,一旦雪州政府批准轉換土地用途,雪州政府將暫時不會將土地權移交給中央政府,因為雪州不希望再出現土地權移交至中央政府後,建校計劃卻遲遲不見落實的情況。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9.01

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露曙光‧雪政府將辦聽證會收民意

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露曙光‧雪政府將辦聽證會收民意

(吉隆坡)班登柏蘭嶺建華小露曙光!雪州政府將在開齋節之後,進行一場聽證會,收取民意,之後交由州城市及鄉區策劃委員會及州行政議會議決,即可把第二中環公路轉入班登柏蘭嶺處的5.3英畝政府保留地中的3英畝轉換為社區華小校地。

巡視保留為綠肺空地

在土地用途成功轉換後,興建華小的責任就會轉移至中央政府,因為教育工作是中央政府及教育部的權限。

民聯雪州行政議員劉天球及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在國慶日巡視有望興建華小的校地時,宣佈這項好消息。安邦再也市議會副主席哈密、縣長再納也出席巡視。

劉天球在會上表示,他代表雪州政府巡視這一段原本保留為綠肺的空地,認同李映霞所提議,把這一段面積達5.3英畝的綠肺空地中的3英畝撥為興建社區華小的觀點。

開齋節後收集居民意見

他表示,一個由房屋、建築物管理和非法木屋事務行政議員依斯甘達主導的聽證會,將會在開齋節之後展開,以收集班登柏蘭嶺居民對興建華小的意見。而他本身也是聽證會成員之一。

他表示,聽證會的成果將會交給城市及鄉區策劃委員會及雪州行政議會尋求通過。

他說,一旦雪州政府通過把這段土地的用途,一半繼續保留為綠肺用途,一半轉換為華小校地,那接下來就是中央政府的工作了。

“班登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應該積極向中央政府申請,以批准華小的興建。”

李映霞:4公里內無華小
居民湧入安邦華小報讀

李映霞表示,她在2007年就經發動興建華小的建議,這是因為班登柏蘭嶺80%居民是華裔,可是最近的一所華小卻在4公里外的安邦華小二校,而且這所華小也面對人滿為患的問題,導致班登柏蘭嶺的華裔子弟求學難。

她表示,雖然在班登柏嶺的一公里的範圍內有4間國小,而且最靠近的一間國小也僅得300名學生,可是華裔家長基於要讓孩子學習母語教育,堅持要把孩子送到華小,所以興建一所華小勢在必行。

她說,這一段5.3英畝的土地在安邦發展大藍圖是劃分為綠肺,但基於它是此區唯一的一段空地,而且也很適宜興建學校,因此建議將它一分為二,一半保留為綠肺,一半用於興建華小。

她表示,一旦雪州政府批准轉換土地用途,雪州政府將暫時不會將土地權移交給中央政府,因為雪州不希望再出現土地權移交至中央政府後,建校計劃卻遲遲不見落實的情況。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9.01

翁詩傑無現身班登‧李映霞再下戰書

翁詩傑無現身班登‧李映霞再下戰書

  • 由於翁詩杰無現身,李映霞與眾人張拉布條抗議,并再次向翁氏“下戰書”!(圖:星洲日報)

1 of 4

(雪蘭莪‧安邦再也)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向班登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下戰書不果,因而再度挑戰翁氏,若對方為班登居民爭取到一間華小,她將為此校籌募30令吉建校基金!

翁詩傑應爭取建華小

李映霞週六(8月28日)挑戰翁詩傑,週日(8月29日)到班登柏蘭嶺保留地,向居民承諾興建華小,惟翁詩傑週日早上無現身。

不過,李映霞似乎有備而來,她與一群居民、居協代表及市議員張拉布條,抗議諷刺翁詩傑,並再次向翁氏“下戰書”。

李映霞表示,蓮花苑選區並無華小,最靠近的華小也離選區4公里,翁詩傑身為國會議員及執政黨成員,應為當地居民爭取華小。

若爭取到華小
行動黨將助籌建校金

她指出,批准建校是中央政府責任,翁詩傑卻將建校責任推到州議員,對方顯然“看得起”她,也顯示對方無誠意爭取建校。

她披露,翁詩傑也曾在308大選,承諾在福全山莊爭取興建華小,惟至今卻無任何下文。她也質疑翁氏,若真有誠意爭取建校,為何在安邦再也市議會的發展大藍圖中,卻無提出要求?

“我承諾,若翁氏為班登居民爭取到一間華小,我及行動黨將義不容辭,為此校籌募30令吉建校基金。”

促高國宏自動辭職
安邦麗華鎮居民林福安

“麗華鎮居協成立時,當地居民並不知情,居協主席高國宏也無處理民生投訴,卻經常與政黨領袖在一起,因此我促請他自動辭職!”

不歡迎林亞財
成功花園居民許和明

“班登柏蘭嶺居協主席林亞財經常興風作浪,無中生有,甚至還曾恐嚇李映霞,因此當地居民都不歡迎他!”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8.29

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換3老總未建務德華小‧劉天球轟馬華卸責


換3老總未建務德華小‧劉天球轟馬華卸責

  • 開齋節即將來臨,劉天球特製大布條祝賀回教徒佳節愉快。(圖:光明日報)

1 of 2

(雪蘭莪‧巴生)國陣中央政府承建華小的承諾遲遲不見兌現,繼行動黨蓮花苑區州議員李映霞“挑戰”馬華班丹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後,雪州行政議員劉天球今日(週日,8月29日)也促請巴生馬華別再玩弄課題卸責,儘快爭取完成務德華小的搬遷和建校工程,因為當地的華小已嚴重不勝負荷。

他說,務德華小在308變天前,已確認武吉丁宜第二區一塊土地為保留區,惟當時有關保留地並沒注明是華小或務德保留地。

“不過,民聯執政雪州後,已第一時間確認為華小保留地,並預留給務德華小充作新校地。”

稱雪第一時間批校地

劉天球也是行動黨班達馬蘭區州議員,他週日早到巴板路早市巴剎一帶派發小國旗時指出,在308大選前,馬華高調宣佈務德華小建校事宜,但馬華在大選後已前後換過3名總會長,新校舍卻遲遲不見影蹤。

“當時,馬華表示,中央政府會負擔200萬令吉建校經費,發展商負責100萬令吉,既然已宣佈就要做到。”

他聲稱,州政府已確認務德華小新校地,並已把土地移交予教育部,馬華不應再玩弄課題模糊焦點,把矛頭指向州政府,馬華不應再拖延此事。

劉天球說,建校委員會主席是現任馬華巴生區團團長鄭有文,如今地有了、錢也有了,馬華還在等甚麼?馬華應馬上透過國陣成員黨的身份,向教育部力爭到底。

“如果建委會和馬華有任何疑問,我歡迎他們來找我問清楚,不然他們也可親自前往土地局查明。”

他強調,武吉丁宜一帶的華裔人口日益俱增,興建務德華小一事,已不宜再繼續拖延。

萬津路預留校地建華小

劉天球為華社捎來好消息。

位於萬津路的一個新發展計劃,已預留一塊土地作為華校保留地,屆時華裔子弟又有多一間學校選擇,希望能舒緩華小不足問題。

他說,有關新發展區約400英畝大,發展商將保留約4至6英畝作為華小保留地,另有4塊地段作為非回教宗教保留地。

“有關發展區的計劃已獲州城鄉發展局和雪州大臣拿督斯里卡立同意,發展商正確認真正的保留地位置。”

劉天球補充,隨著州政府同意發展商撥出土地作為興建華小用途後,接下來就有待隸屬中央政府的教育部批准。

火箭巴剎派國旗

近來備受多項課題纏身的劉天球,週日早就與一班行動黨領袖前往選區內的早市巴剎派發小國旗,趁機拉近與選民的關係,並希望讓民眾瞭解國慶的重要性,灌輸愛國精神。

他說,近來有礙種族和宗教和諧的言論比比皆是,希望隨著國慶日來臨,能再度團結起各族國人的凝聚力。

“3大民族不分彼此爭取國家獨立,因此我們應好好珍惜和持續先人的團結精神,只有真正愛國的人才不會鬧事和發表極端言論,國內的政經文教發展才會蒸蒸日上。”

行動黨獲商家贊助,週日共派發2500隻小國旗。

光明日報‧2010.08.29

接戰書不當一回事‧翁詩傑沒現身‧李映霞斥沒誠意

接戰書不當一回事‧翁詩傑沒現身‧李映霞斥沒誠意

  • 李映霞聯同50名居民來到政府保留地,唯他們從上午10時等候至11時,未見翁詩傑現身。(圖:光明日報)

(雪蘭莪.班登)受到公開挑戰的馬華前總會長兼班登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並未理會民主行動黨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的戰書,沒有出現在班丹柏蘭岭政府保留地。

李映霞於週六(8月28日)率領多名市議員及助理前往翁詩傑的選區服務中心,以向翁詩傑下戰書,挑戰翁於今日(週日,8月29日)上午10時去到班丹柏蘭岭政府保留地,當場許下興建新華小的承諾。

週日,李映霞聯同50名分別來自班丹柏蘭岭多個花園的居民來到政府保留地,大家從上午10時等候至11時為止,仍未見翁詩傑現身。

李映霞說,行動黨下戰書後,翁詩傑沒有答覆是否出席,對此,她認為翁詩傑缺乏誠意,應向居民解釋為何缺席。

“翁詩傑是人民代議士,他應該出席今日的活動,與居民配合。”

她聲稱,翁詩傑一直通過選區助理來攻擊她,對方身為國會議員及前部長,不應該躲在助理的背後,不斷誤導人民。

增華小是中央政府權限

“翁詩傑的助理一直說我義賣扇子後的義款下落不明,而去反貪會舉報我,甚至蓮花苑有路洞或溝渠壞都算在我頭上,我歡迎反貪會來調查我。”

她說,增建華小本來就是中央政府權限,翁不應將增建華小的責任推到州議員身上,“如果一名州議員或在朝黨可以批准增建華小的話,我肯定馬上批准,問題是只有執政黨能夠決定。當年我還沒當選州議員,只能向中央政府施壓。”

她也批評,今年安邦再也市議會發展大藍圖的反對或提意見程序上,翁詩傑及馬華代表皆沒提出意見。

她希望翁詩傑停止各種政治秀,如果對方真的能為此區居民爭取新華小,她將協助籌募30萬令吉建校基金。

居協主席涉嫌恐嚇居民被扣

班丹柏蘭岭居民投訴,兩名自稱馬華黨員的居民協會主席涉嫌恐嚇居民,而被警察扣留及罰款。

成功花園居民許和明說,兩名居協主席經常以馬華名義滋事,由於他們服務欠佳,居民拒絕繳還管理費。

“拒繳費的居民被恐嚇,大家只好報警處理,警方扣留對方一兩天及罰款500令吉。”

他促請翁詩傑不要找來有犯罪記錄的人士去代表馬華辦事,應找身家清白的人才對。

光明日報‧2010.08.29

逼現身許諾建華小‧李映霞闖上門向翁詩傑下戰書

  • 李映霞(右4)帶領著多名市議員及助理,拉大隊前往翁詩傑服務中心向對方下戰書。(圖:光明日報)

2 of 2

(雪蘭莪.蓮花苑)火箭“小辣椒”槓上馬華“不倒翁”,民主行動黨的蓮花苑區州議員李映霞親自上門,下戰書挑戰班登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翁詩傑一同到班丹柏蘭嶺的保留地,以當場許下興建新華小的承諾。

翁詩傑的選區助理梁小琴投報李映霞涉及貪污的風波再次晉級,李映霞於今日(週六,8月28日)拉大隊聯同多名安邦市議員單敬英、章彩花、張群芳、莫哈末沙末、特別助理李玄柏等到翁詩傑服務中心下戰書,挑戰對方於週日(8月29日)上午10點許下興建華小的承諾。

稱僅首相有權建校

不過,“主角”翁詩傑及梁小琴都不在場,李映霞惟有將“戰書”交予翁詩傑服務中心的公關吳涫程,要求對方轉交。

她在記者會指出,許多人仍不瞭解中央政府及州政府的權限,因此她重申,興建及搬遷華小是中央政府的權限,並非州政府的權限。

她說,多名自稱是居民協會的馬華黨員最近到處散播謠言,指她於2007年賣扇子籌款時,收下款項卻無兌現建華小的諾言。

“我李映霞何德何能建華小呢?除非是首相才有這個權利。迄今為止,中央政府從未批准任何興建華小的計劃,就連華小的名字也沒有,我又如何為學校籌款呢?”

她說,她於2007年賣扇子籌款是一項推動增建華小的“運動”(campaign),並非“籌款建華小”,她所推行的運動是希望灌輸人民積極爭取華小意識。

“這項售賣旗子的活動是健康及正確的政治籌募活動,畢竟每一項運動都需要款項,我們將籌來的款項用於印刷傳單及海報,舉辦簽名運動等。我舉辦這項販賣扇子的運動不但沒有賺錢,反而黨員們還得自己掏腰包補貼這項運動。”

她揶揄國陣的成員黨(意指馬華)在過去都沒有必要籌募活動經費,所以不會明白籌募款項的概念。

她再次強調,翁詩傑是此區的國會議員,應要求興建華小,而她雖是蓮花苑區的州議員,身在野黨,所扮演的角色則是積極爭取興建華小。

斥綠肺建校立場不一

李映霞指出,翁詩傑曾於2007年6月24日公開表示綠肺不被允許興建學校,然而,翁詩傑的助理卻在3年後到班登柏蘭嶺的綠肺要求增建華小,顯示對方立場不一。

詢及反貪污委員會是否已針對梁小琴的投報而進行調查時,李映霞則表示目前仍未接獲任何通知。

“行動黨賣個5令吉產品籌款都成為議題,這是對方抹黑我名譽的做法。”

她說,有關活動所籌募的款項都是匯入行動黨的戶頭,已讓社團注冊局審核。若對方要求她公開行動黨的戶頭,她也將會要求對方公開馬華的戶頭,以示公平。

光明日報‧2010.08.28

不甘女兒被罵揮刀恐嚇‧惡漢藤鞭狂抽鄰家女

不甘女兒被罵揮刀恐嚇‧惡漢藤鞭狂抽鄰家女



  • 張楓凌休養5天仍在請病假,行動不便還不能上班。(圖:光明日報)

1 of 2

(雪蘭莪‧安邦再也)一對母女申訴,她們的鄰居以“我的女兒不能被人罵”為由,竟然手持藤條和巴冷刀鞭打及恐嚇她們。其中傷勢最嚴重的女兒張楓凌聲稱,對方似乎要拿她的命,從一開始就用藤條猛力鞭打她的頭部,還好她用手奮力抵擋,才不致於命喪藤條下。

張楓凌(33歲,銷售員)及母親周素姍(66歲)今日(週三,8月25日)向行動黨蓮花苑區州議員李映霞投訴時,向媒體透露她們被鄰居毆打的前因後果。儘管母女倆是在上週五被打,但事隔5天,她的頭部、背部、手部及腳部的傷痕仍清晰可見。

她指出,事發當天下午3點,家裡的小狗跑出去躲在鄰居家停在路邊的汽車底下乘涼。她的母親為了把小狗帶回家,便拿了一份報紙捲成棍狀敲打汽車輪胎,以便把躲在車底的小狗叫出來。

此時,鄰居就讀國中五年級的女兒見狀,不問是非黑白就責罵其母親打壞她家的汽車,還出口成“髒”,母親忍無可忍,雙方就一來一往的互罵了約5分鐘。

周素姍說,這本來是小事一樁,所以她並沒有把事件放在心上。直到晚上11點,這名年約50歲的男鄰居就找上門來,並用花盆砸她,還好她迅速退後,才不至於被砸傷。

惡鄰找上門花盆砸母親

張楓凌聽到母親被鄰居刁難後,馬上跑出屋外查看究竟,這名鄰居以為她插一腳,也吩咐他女兒的男朋友(約22歲)把“傢伙”拿出來,結果這名男子就從家裡找出巴冷刀及藤條。

她說,由於家裡只有她、母親和妹妹3人,她們也從來不曾遭遇類似狀況,因此緊急下也從家裡拿出藤條準備對抗,可惜對方力大強壯,而這名男子也拿著巴冷刀在她們面前揮舞,結果她只有被挨打的份,母親也被推倒在地,手腳擦傷。

集中擊頭部
藤條也打斷

張楓凌聲稱,她原先是準備要求鄰居瞭解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後,雙方再好好平息這場誤會,但對方像是發了瘋般,在毆打她時,不但成功箝制她自衛的能力,在斷斷續續施暴20分鐘後,對方手上的藤條也被打斷,可見力度非一般普通。

“我問他為甚麼要打我,他說他的女兒不可以被人罵,但他沒想過她的女兒也是出言不遜,我問他到底要甚麼,他說他要把事情鬧大,就算是鬧上警局也不怕,因為他認識警局裡的人。”

她重申,鄰居從一開始毆打她的時候就準備要她的命,因為對方下手時只集中攻擊她的頭部,直到她用手護著頭部時,對方才攻擊她身體的其他部位。藤條被打斷後,對方就使用拳擊,而且拳拳到肉,沒有因為她是女人而收斂。

她強調,他們與鄰居同住在一個社區十多年,兩家人不曾深交,但也不曾交惡,平時碰面也會點頭微笑打招呼,她不解對方何以把她們當成是仇人,非要置她於死地不可。

向警方反指她是施暴者

張楓凌說,她向警方求援,警方上門把她帶到警局錄口供時,鄰居也在同一時間報案,可惡的是,對方竟向警方辯稱藤條是她的,而且反指控她才是施暴者。

“警方看到我全身是傷,而對方一點傷痕也沒有,但卻指責是我主動攻擊對方的言論令我感到傻眼。我請警方到對方家去搜查武器,結果警方在對方家中找到已被打斷的藤條,便立即把他和他的女兒男朋友收押。”

惡鄰朋友上門要她銷案

張楓凌指出,她們原本以為這宗案件就暫時落幕,任何後續發展就交由警方去調查處理,而施暴者最終也必須獲得法律審判,豈料卻衍生出“案中案”,即鄰居的朋友上門恐嚇她,要她銷案,否則會讓她更難堪。

報警投訴居協主席恐嚇

她披露,事發後,惡鄰居的親友曾向她們道歉,希望他們能和解,其中麗華鎮(安邦)居民協會主席高國宏亦受鄰居所託,兩度上門要求和解不果後,就對她進行恐嚇。

“高國宏第一次來我家時,我在醫院複診,母親說他留了名片,語氣及態度中等。昨晚上9點多他再來找我,語氣就變得很暴躁,責問我為甚麼和別人打架,還叫我不要搞那麼多事,對誰都沒有好處。”

她堅持不低頭,結果惹怒高國宏。高國宏還聲稱,他將號召當地居民聯署簽名,要把這份聯署書提呈至法庭,證明她是個惹是生非的女人,也證明施暴者打人情有可原。

“他臨走前叫我走著瞧,我感覺生命受威脅,因此當晚再度向報案。”

居協主席指她有精神病

高國宏喊冤,他接受《光明日報》電訪時,堅稱他與張楓凌談判時語氣平穩,反倒是對方誣賴他恐嚇,心態上已出現嚴重的問題,更不排除對方患有精神疾病。

他說,他是當地居協主席,有義務確保居民之間和平相處。

當他獲悉鄰裡之間發生爭執,再加上該男鄰居是他的朋友,他本著“和睦共處”的精神,希望雙方和解。

當中間人調停否認恐嚇

他承認,該男鄰居打人是錯誤的行為,但他也只是充當中間人,希望能調停這場風波,如果張楓凌不願撤銷報案,他也不會強迫對方,一切就交由法律程序去解決。

他堅持他不曾說過任何一句恐嚇張楓凌的話,但是卻強調對方在當地社區臭名遠播,“她是居民心中惹是生非的霸道女子,喜歡跟別人吵架。”

針對張楓凌指控他恐嚇,高國宏表示,對方的指控已詆毀他的聲譽,他將與律師商談是否向對方提出誹謗告訴,並保留追訴的權利。

李映霞促居協主席辭職

行動黨蓮花苑區州議員李映霞要求麗華鎮的居民站出來,要求高國宏讓出麗華鎮居民協會主席一職,因為對方的行為不配在擔任居民的領導人。

她披露:“高國宏曾是行動黨黨員,但因私德有問題而在去年退出行動黨。我希望人民能看清楚,高國宏是否適合繼續擔任主席職,人民更不應該向惡勢力低頭,這件事情一定追查到底。”

她說,蓮花苑行動黨將做張楓凌兩母女的後盾,為她們提供法律援助,以便她們日後能在法庭上指控毆打她們的施暴者。

狗鑽車底‧鄰居交惡‧雙方報案指被打傷

狗鑽車底‧鄰居交惡‧雙方報案指被打傷

  • 李映霞(右)檢查張楓凌(左)的傷勢。中:周素姍。(圖:星洲日報)

(雪蘭莪‧安邦)一隻小狗引起鄰裡誤會,女子申訴遭鄰居以籐鞭打到傷痕累累;鄰居也報案指被毆。

來自安邦麗華鎮的張楓凌(34歲)指出,她住在此區約有14年,從未與鄰居交惡,但在8月20日晚上11時許,男性鄰居(約50歲)與其女兒的男友(20來歲)上門致傷她和母親,更持巴冷刀在其母親面前揮舞恐嚇。

揮舞巴冷刀恐嚇

她今日(週三,8月25日)早上在行動黨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陪同下召開新聞發佈會透露,事發當天下午3時許,由於家中小狗鑽到鄰居家的車底下,為了趕小狗出來,其母親周素姍以報紙拍打轎車輪胎,不料鄰居的女兒破口大罵,指母親此舉把車給打爛了,雙方開始發生口角。

“晚上11時許,這名鄰居上門,要求母親去外頭談判,但二話不說用花盆砸母親,所幸沒有砸中。我聽到聲音馬上出外察看,對方叫女兒的男友拿‘武器’過來,還拿了一把巴冷刀和一條約4尺長的藤條,開始攻擊我的頭部和身體多處,我以手抵擋,藤條打斷後,他又以拳頭打我。其女兒的男友除了把母親推倒,還拿著巴冷刀在母親眼前揮舞。”

她說,整個過程大約20分鐘。由於事發突然,其他鄰居都不敢出來阻止。

她表示,她被打後即刻報案,這名鄰居也報案說被她打傷。後警方根據她(張楓凌)身上的傷勢及在對方家裡找到藤條後,當天晚上將兩人扣留。

張楓凌透露,事發後,鄰居親友上門要求她銷案。8月23日下午,一名男子登門造訪,指他代表馬華班登區會婦女組主席梁小琴調解,並要求她銷案。當時她並不在家,對方就留下一張卡片給她母親。

出言恐嚇促銷案

“週二(8月24日)晚上9時許對方又再上門,並自稱是居民協會主席。不過我告訴他不認識他,也不認識梁小琴。結果對方即表示如果我不銷案,除了要我‘小心’以外,更表示他可以收集所有居民簽名,指證我是喜歡鬧事的人。”

她說,由於對方語氣很兇惡且帶恐嚇,她已再次報案。

李映霞:或贊助律師追究

李映霞表示,如有必要,將贊助律師協助張楓凌處理此案,並追究到底。

她說,儘管這名男子自稱是居民協會主席,但她質疑對方濫用居民協會主席的名義。她希望除了交由警方處理以外,也希望此區居民站出來要求罷免對方。

應要求做調解人
居協主席否認語帶恐嚇

另一方面,居民協會主席高國宏受詢時指出,他是應鄰居要求前往做調解人,但他否認語帶恐嚇,也表示不曾說過會收集簽名,並否認張楓凌對他作出的指責。

“我是以居民協會主席的身份上門,希望能夠調解鄰居之間的糾紛。但不曾表示我代表梁小琴。對方簡直是在誣衊我。”

梁小琴也證實不曾指示高國宏代表她前往調解鄰裡糾紛。

她說,肇事者的家屬曾要求她協助擔保。不過因為她要到柔佛,因此僅表示可以介紹律師給對方,同時建議他們聯絡此區居民協會主席即高國宏協助。

星洲日報‧2010.08.25

李映霞:不符條規抽稅20%不公‧本地電影須重新定義

李映霞:不符條規抽稅20%不公‧本地電影須重新定義

  • 李映霞(右2)呼吁中央政府重新定義本地電影和停止抽取由本地人拍攝,卻不被列入馬來西亞本地電影的20%收入。左起為拉吉夫和羅志興,右為莫哈末。(圖:星洲日報)

(雪蘭莪‧安邦)行動黨雪州社青團團長李映霞呼吁中央政府重新定義本地電影和不要抽取由本地人拍攝,卻不被列入馬來西亞本地電影的20%收入。

她說,《初戀紅豆冰》雖是100%由本地人製作及在本地拍攝的電影,可是卻因為沒有符合國家電影政策條規,即電影內容超過60%採用馬來文,所以不被列入馬來西亞本地電影而被抽稅20%,是很不公平的舉動。

她強調,向好萊塢或寶萊塢等電影抽取20%的收入不會影響他們來馬上映,但卻會影響大馬其他語言體系的電影發展,她本身也對馬來西亞政府沒有珍惜馬來西亞製作的電影感到遺憾。

“中央政府雖常常提倡一個馬來西亞概念,但在電影語言使用上的政策已破壞了民族間的和諧。”

國家電影政策過時

李映霞是在週三(8月18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如此表示。出席者包括行動黨社青團全國秘書羅志、雪州社青團副宣傳秘書莫哈末和組織秘書拉吉夫等人。

李映霞指出,國家電影政策條規是過時的早年政策,多年來都沒有進行修正,不但會引起歧視現象,也會顯示政府對藝術發展的不瞭解,而這樣狹窄的思維模式不會對電影發展有所幫助,也會降低電影的素質和創造力。

韓國以電影傳承文化

她也舉例,韓國政府會投資當地電影和推廣電影至亞洲市場,因為對他們而言,電影不僅僅是娛樂,而且也可以作為文化傳承的功用。

“好比由韓國政府和私營電視台合作的《大長今》連續劇,不但成功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到韓國旅遊,而且電影內推介的食物也在馬來西亞掀起熱潮,為何我們的政府就看不到這一點的好處呢?”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8.18

李映霞促雪大臣‧凍結傷人市議員職徹查


李映霞促雪大臣‧凍結傷人市議員職徹查
2010-08-19 09:20



(圖:星洲日報)

(雪蘭莪‧安邦)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促請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凍結在械鬥事件中傷人的安邦再也市議員蘇里安的市議員一職,以進行內部調查。
她說,蘇里安傷人事件因有涉及武器,所以除了警方調查外,州政府也必須進行內部調查和採取應對行動。
“如果州政府沒有即刻針對這件事情採取行動,相信以後還會有其他事情發生。而且我相信這樣的事情不會是第一宗,也不會是最後一宗。”
李映霞是在週三(8月18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如此表示。出席者包括行動黨社青團全國秘書羅志、雪州社青團副宣傳秘書莫哈末和組織秘書拉吉夫等人。
李映霞說,民聯政府執政雪州已3年,在遴選市議員時,也應該嚴管市議員的素質,一旦覺得此市議員不符資格,就應撤換,並遴選更適合和有才干的人擔任市議員。
她認為,州政府應仿效行動黨在短短兩週內處理因涉嫌冒用雪州行政議員劉天球信箋簽發推薦信的前巴生市議員鄭文福事件來處理蘇里安事件,以給民眾一個交代。
“映霞之友會”
形象課程歡迎報名
雪州蓮花苑州議員李映霞的“映霞之友會”將於8月21日(週六)上午9時至傍晚5時舉行“超越自我,展現自我形象課程”,歡迎公眾報名參加。
李映霞指出,有關活動將由國際服裝設計師兼形象顧問林英明主講,協助公眾展現自我形象。
課程將在美嘉再也花園的23區居民委員會進行,若有疑問者可致電03-42951267或012-2963383查詢。
圖為李映霞和其同僚及服務中心助理合照。右三和四為李映霞及行動黨社青團全國秘書羅志。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0.08.18